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美國國會通過《Take It Down法案》,禁止散布任何未經當事人同意之親密影像

美國國會於2025年4月28日通過《Take It Down法案(Take It Down Act)》,旨在遏止未經當事人同意散布之個人「親密影像(intimate imagery)」,包含真實影像或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變造之深度偽造(Deepfake)影像。該法為聯邦政府近年防治數位性暴力、保障網路隱私之重要立法;並由總統川普於同年5月19日簽署後生效。重點摘要如下:

  • 該法規範包含未經當事人自願揭露之裸露、性行為等親密影像,以及涉及兒少性剝削或性暗示之內容。
  • 數位平臺須建立完善通報、審核與下架機制,包含在接獲受害者通報後,須於48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採取措施防止重複上傳,以及持續追蹤管理風險,確保規範有效落實。平臺若違反規定,最高可處全球年營收10%或1,800萬美元(約新臺幣5.43億元)罰鍰;若屢次違規且未改善,法院得命令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如金流、廣告或網路服務商)中止合作或限制平臺存取。
  • 對於未經同意散布或威脅散布親密影像者,該法明定刑事責任與強制賠償義務。

該法獲得Meta及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 ITIF)支持,認為有助於保護被害人權益並促進網路安全。惟部分言論自由及數位權力倡議組織則認為法條定義過於廣泛,恐導致平臺過度監管內容,進而誤刪合法資訊、影響言論自由與創作權;並建議於未來實務執行上,平臺應建立明確且透明的審查標準與救濟機制,以妥善平衡內容管理責任與使用者之表意權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