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調推薦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歐盟5G觀測季報(2021年第1季)
2021-06-01
2016 年 9 月 14 日,歐盟執委會啟動了「5G Action Plan」計畫,以推動歐盟成員國完成5G基礎設施佈建、數位單一市場服務的發展,該計畫替歐盟成員國、民間企業制定了明確的5G藍圖路線。

歐盟5G觀測季報(The European 5G Observatory)為歐盟執委會委託研究調查機構IDATE DigiWorld,在「5G Action Plan」脈絡下,針對歐盟成員國及國際5G先驅國家(美國、日本、中國、韓國等)所做的5G發展調查報告。報告提供歐盟27國公部門與各產業在推動5G全面性應用的背景下,所採取的5G行動及最新市場發展動態,並分析重點國家之5G政策方向、戰略意義、產業於5G的技術發展、佈建情形與試驗應用,完整研析歐盟成員國的5G發展現況,同時評估國際5G趨勢。

本季歐盟5G觀測季報調查時間至2021年3月,內容含括:歐盟成員國的5G佈建分析、先驅頻段分配及釋照進度、5G數位跨境走廊推動、5G試驗與商用現況、5G行動通訊基地臺佈建數量、國際間其他重點國家之5G現況比較。本季報告也特別分析COVID-19肆虐下歐洲成員國的5G生態鏈佈建進度,雖疫情造成部分計畫延宕,但因封城政策、人民減少外出等情形,5G行動網路在應用上發揮優勢,部分國家的5G市場需求熱烈。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EC)
2021年5G市場報告:驅動力、洞悉和考量
2021-04-26
研調機構SPIRENT發布「2021年5G市場報告:驅動力、洞悉和考量」,內容包含5G發展現況、塑造5G未來10大趨勢,以及5G各種垂直應用之成熟歷程,並提出對2021年之展望。

首先,該報告指出,即便全球電信業者積極推動5G的進步,然目前市場尚未出現真正帶動收益的5G殺手級應用,如何找到產生商業價值的關鍵應用,是電信業者面臨的重要課題。而領先的電信業者制定5G SA之網路策略和新的5G核心網路佈署計畫,帶動整體發展。另觀察各地區發展存在明顯差異,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正加速轉向新的5G核心網路和獨立組網(5G SA);歐洲將在2021年啟動首個5G SA網路,但限於園區、專網和工業領域等。

其次,該報告提出形塑5G未來10大趨勢,包括即將來臨的建設浪潮、5G獨立組網加速發展、頻譜需求旺盛(非傳統利益相關者也欲加入)、Open RAN潛力無窮、利用自動化推動敏捷性、對邊緣探索永無止境、固定無線接取將使任何地方工作得以實現、各國的國防部對商業技術的高度關注、駛入5G的快車道、5G只會變得更好。
電信業者未來可採取以下策略因應5G的快速變化:
●電信業者可透過服務契約管理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與可信賴的合作夥伴結盟,進行合作。
●電信業者可與雲端公司合作,以減輕雙方的複雜性和成本負擔。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SPIRENT)
5G及數據隱私權報告
2021-04-26
隨著網路技術快速演進,整體社會已從數位匯流時代逐漸邁向數位轉型,大量數據驅動的應用應運而生,凸顯個人數據使用的重要性。然而,儘管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可以利用個人數據為社會和經濟帶來好處,但其實益只有在被收集和使用數據的個人,可以信任此生態系統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因此,許多國家正在研擬新的數據隱私法,以保護和賦予個人權利。

基此,GSMA曾於2019年發布一份報告,提出「智慧數據隱私法」,鼓勵監理機關制定全面且具有彈性的隱私法規框架。2020年7月GSMA再度發布「5G及數據隱私權報告」報告延續智慧數據隱私法的概念,針對5G的關鍵技術面向,探討可能涉及的隱私問題。

5G增強的連接性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產業與技術更大程度的融合。採用智慧數據隱私法的國家將更能夠應對隱私風險,其特點為風險基礎、技術和產業中立,並推廣「問責制」的概念。在問責制的原則下,鼓勵組織不僅是遵守法規,也能透過有效的數據治理政策和流程展示其如何遵守、保持透明公開並經由實踐「隱私納入設計」來避免或減輕風險。儘管當前的規則和指導方針已具有充分的彈性解決數據使用問題,本報告認為對5G如何作業有更細微的了解,將有助於預測和評估可能影響風險的各種情況。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GSMA)
英國未能確保符合歐盟適足性認定的經濟影響
2020-12-24
英國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NEF)與UCL歐洲研究所(UCL European Institute)於2020年11月發表「未符資料適足性的代價:英國未能確保符合歐盟適足性認定的經濟影響」(The Cost of Data Inadequacy: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UK Failing to Secure an EU Data Adequacy Decision)報告,概述英國在2020年底退出歐盟過渡期結束後,未得歐盟適足性認定的經濟影響,並提出降低不確定性與資料保護的相關建議。

報告從經濟角度分析並訪談60多位法律專業人士、資料保護官、企業代表和學者,發現英國未符合歐盟適足性認定之嚴重性,後續影響也將相當複雜,同時因COVID-19疫情導致整體經濟極大不確定性。報告估計英國企業對於資料保護需花費約10至16億英鎊,作為繼續將資料從歐盟傳輸至英國的合規成本,如標準契約條款(Standard Contractual Clauses, SCCs)。

報告建議政府應提供資料建模工具,以利實證研究;並強化國家資料戰略(National Data Strategy)促進創新的資料保護制度;考量放寬跨境資料傳輸審查;提高企業對於資料風險和成本認知;提供簡單實用的工具,如資料保護措施資訊;預留資金協助陷入困境的英國企業。報告最終認為若不符歐盟適足性認定,將可能成為影響英國數位服務和技術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希望脫歐談判能達成共識,以實現適足性認定。

(本則資訊由資策會科法所提供,連絡電話:02-66311074)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NEF)
無處不在的6G智慧無線之主要驅動因素及研究挑戰
2020-12-17
隨著5G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並成為全球標準技術,研究人員必須集中精力開發下一代通信技術,即第六代行動通信技術6G,因為行動通訊技術大約每十年升級一代,故研究者們認為6G技術大約將於2030年面世。

相較於5G,6G將需要以更全面的方式來滿足未來的通信需求,包括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需求和挑戰,以及塑造未來世界的全球力量,避免僅由商業驅動來發展。

「無處不在的6G智慧無線之主要驅動因素及研究挑戰(Key Driver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6g Ubiquitous Wireless Intelligence)」是首部關於6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的白皮書,由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創辦的6G Flagship於2019年9月9日所出版,提出「無所不在的無線智慧」(Ubiquitous Wireless Intelligence)願景,目標在於建立使用者可隨處使用無線接取、無線連接即為關鍵基礎設施、可實踐為人或物而生的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智慧服務與應用之未來想像,其中預測搭載高影像畫質之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 XR)穿戴型裝置可能取代智慧型手機;配合高解析度成像、機器人、無人機及次世代無線網路通訊可實現遠距臨場(Telepresence);自主無人載具(Autonomous Vehicles)結合無線網路與人工智慧感測技術將可打造永續性運輸與物流。全書內容從驅動因素、研究需求、挑戰和問題等七個不同方面出發,深入分析6G技術走向。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6G Flagship)
歐盟電子通傳監理機構BEREC發布行動網路基礎設施共用之共同立場
2020-12-17
本份共同立場文件揭示各國監理機關(Nat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y, NRA)評估行動通訊基礎設施共用協議得考量之標準,供NRA、利害關係人及對於通訊基礎設施共用協議有興趣之人參閱。本份文件亦會提供有關不構成基礎設施共用協議共同立場之背景資料,包含與基礎設施共用協議處理、潛在利益及缺失相關之法律框架資訊。

本份共同立場文件包含以下內容:
1. 不同基礎設施共用類型之定義:被動式共用(Passive Sharing)、共構(Co-location)、共站(Site Sharing)、天線桅杆共構(Mast Sharing)、主動式共用(Active Sharing)、無線接取網路共用(RAN Sharing)、多業者無線接取網路共用(MORAN Sharing)、多業者核心網路共用(MOCN Sharing)、頻率(譜)共用(Frequency/Spectrum Pooling)、國內漫遊(National/Local Roaming)、核心網路共用(Core Network Sharing)及後端網路共用(Backhaul Sharing)。
2. NRA依職權評估基礎設施共用協議時,皆應將有效競爭、提升連接及有效率地使用頻譜列為重要評估目的。
3. NRA依職權評估基礎設施共用協議時,應將市場競爭演進、潛在競爭水平、共用類型、共用者間的共用資訊、共用對於競爭力、可轉換性(Reversibility)及契約履行之影響列入考量因素。

而在所有情況下,NRA必須依循證據基礎分析(Evidence-based Analysis)進行個案評估,包含各基礎設施共用類型可能的處理方式。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BEREC)
日本行動通訊市場競爭環境研究會最終報告書
2020-12-17
鑑於行動通訊環境改變,日本總務省為整備資費低廉且服務多樣的環境,自2018年10月起透過「行動通訊市場競爭環境研究會(原文為「モバイル市場の競争環境に関する研究会」)」,站在用戶立場探討促進業者公正競爭的方案,並於2019年1月完成「朝向行動通訊服務合理化緊急提案(原文為「モバイルサービス等の適正化に向けた緊急提言」)」的統整歸納。而研究會探討的結果經公眾意見諮詢後,發布於2020年2月21日公告的行動通訊市場競爭環境研究會最終報告書。

具體而言,該研究會以電信事業法之目的與過去探討的問題意識為基礎,提出「藉由促進業者間公正競爭確保用戶利益」、「確保符合用戶需求的服務與終端裝置的選擇」、「確保用戶得以享受技術進步成果的環境」三大基本觀點,並據此探討相關議題。

報告書分為「用戶資費及其他提供條件」及「業者間競爭條件」兩大議題,前者包含施行電信事業法修正、修正業者導致用戶更換業者困難之過度限制、活化終端市場、促進業者提供用戶可能資費總額、避免誤導或不適切的廣告、修正法施行後的情況評估與驗證;後者包含5G導入初期的課題、正式5G時代的課題、eSIM普及的應對措施、改善接續費計算的適當性及透明度。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總務省)
開放通訊:電信領域的開放式可信賴資料生態系統
2020-10-26
英國開放資料研究所(Open Data Institute, ODI)於2020年8月發表「開放通訊:電信領域的開放式可信賴資料生態系統」(Open communications: an open trustworthy data ecosystem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報告,旨在後續回應英國的通訊傳播監理機關通訊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Ofcom)目前正在公眾意見諮詢的資料可攜規劃—「開放通訊:使人們能夠透過創新服務共享資料」(Open Communications – Enabling people to share data with innovative services),此規劃將使人們和企業可以與電信服務提供者共享電信服務相關資料。開放通訊作為英國創新研發計畫( Innovate UK R&D Programme)的一部分,ODI與產業代表召開相關會議討論,重點聚焦在如何使人們和企業共享有關其使用通訊服務相關資料,以及加值利用該類資料的效益與風險。

報告以ODI從2018年開始之相關工作(如電信領域的開放API)為基礎,整理與業者討論之相關發現,包括如何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產品,如何激發服務提供者的開發潛力,同時意識到應用資料之風險。促進產業資料更加開放是漫長的過程, Ofcom參考其他產業類似之規劃,如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期能尋求有效方法,且希望掌握如何從規範面與相關獎勵措施,促進組織轉型並能有利於資料經濟發展。
(本則資訊由資策會科法所提供,連絡電話:02-66311074)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ODI)
《數位漩渦》研析
2020-10-08
本報告之摘要及重點觀察:
1. 數位破壞(Digital Disruption)正如火如荼進行,超過88%的受訪者表示數位破壞將造成各自所屬行業產生重大或變革性影響(Transformative Impact)。
2. 受訪者普遍認為,每個行業的前10大企業(Incumbents)中,超過1/3在未來5年將因數位破壞被取代。
3. 自2015年至今,最易遭受數位破壞影響的5個行業依舊維持不變,惟上述相對排名發生變化,依序為媒體娛樂業(Media & Entertainment)、科技產品與服務業(Technology Products & Services)、電信業(Telecommunications)、零售業(Retail)及金融服務業(Financial Services)。
4. 另外,運輸物流業(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則在數位破壞影響程度方面,由排名第11名大幅躍升至第7名。
5. 儘管聲稱具有數位策略的企業數量已從54%躍升至75%,多數企業承認該策略仍較碎片化(Fragemented);僅22%的受訪者聲稱擁有較一致性(Coordinated)的數位策略。
6. 超過1/3的受訪者認為所屬之機構領導者正積極因應數位破壞。
7. 除了大型的跨國企業,多數機構已積極加大力度因應數位破壞。
8. 高階管理者與低階管理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數位轉型認知差距,39%的高階管理者認為他們很積極因應數位破壞,但對低階管理者而言,因應數位破壞的程度明顯下降。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IMD)
5G時代行動通訊產業永續發展政策報告
2020-10-08
GTI與GSMA發布的「5G時代行動通訊產業永續發展政策報告」指出,5G佈署將為行動產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包括因取得頻譜產生的巨額成本、網路基礎設施佈署帶來的沉重支出,以及與不同垂直產業的多方協調。因此,行動通訊產業要釋放5G的全部潛力並實現數位化轉型,進一步支持全球經濟成長,則需各國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協助行動通訊產業克服挑戰。
該文針對5G佈署領先國家的政策進行檢視,包括中國大陸、芬蘭、韓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德國等,並綜整上述國家5G政策。重點如下:
• 將更多專用頻譜以合理的價格分配給行動業者:以減輕5G擴建初期佈建新網路的成本負擔,使行動業者得以將資金集中於佈建5G網路。
• 調降稅率以刺激5G投資:針對行動業者佈建網路提供稅收減免,以刺激5G投資。
• 明確的國家寬頻策略以利5G創新:各國政府應考慮制定國家寬頻計畫,並為佈建寬頻確立短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
• 鼓勵創新及產業合作之政策:政府需採取更全面的數位政策來鼓勵跨部門的創新,包括協調跨部門政策、支持研究和創新以及鼓勵產業合作之措施。
• 推動公共基礎設施以加速5G佈署:完善的基礎設施政策不僅可降低行動業者佈建5G網路的成本,還可加速5G網路的佈建,並為民眾帶來高品質的5G服務。(圖片封面資料取自GTI、GSM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