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調推薦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GSMA 2020行動經濟報告(The Mobile Economy 2020)
2020-04-15
"本報告為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 GSMA)每年於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發布之系列報告,報告內容為GSMA內部研究團隊GSMA Intelligence對世界行動通訊產業最新發展情形之研析與預測。

隨著行動通訊業者推動網路升級,企業亦展開設施佈建,同時消費者對5G意識逐漸增加,GSMA預測5G將於2025年前達全球連接數20%,並預測於2020年至2025年間約1.1兆美元的資本支出中,將有約80%資本投入5G網路,以支持世代移轉(Generational Shift)並促進消費者參與數位時代。

現階段行動通訊用戶數雖因市場漸趨飽和而使成長速度趨緩,但預測2025年仍將新增約6億用戶數,並達到58億的行動通訊服務總用戶數(占全球人口70%)。

隨著行動寬頻網路蓬勃發展,政府與監管機構亦須積極參與,針對網路性能及涵蓋範圍、頻譜政策、資金投入與確保消費者的信任等實施前瞻性政策與法規,以展現行動網路技術之全部潛力。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GSMA)"
GSMA:行動通訊網路安全威脅概覽(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ecurity Threat Landscape)
2020-04-01
"行動通訊業者提供的技術為世界所依賴,從傳統的連接服務到內容及管理服務,全球51億的消費者已透過行動通訊業者連接網路,聯合國也將網路納入基本人權。此外,許多國家基礎設施主要由行動通訊業者透過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提供及管理,而在龐大技術背景下,也將導致傳統IT、無線電以及行動網路等受到安全威脅。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網路攻擊被認定為全球第三大風險,且行動通訊業者被視為主要攻擊目標。因此,為因應遽增的威脅,行動生態系統需要致力於預防以及應對。

GSMA於報告中回顧了2018年期間出現且對產業有重大影響的主要威脅,提供對威脅的管理和補救建議。報告中涵蓋的各類威脅往往相互影響而產生混和式的威脅,進而造成更大影響,因此需要更全面地實施安全控管。本文將分為供應鏈威脅、隱私及資料保護、訊號服務威脅、雲端威脅、物聯網威脅、人的威脅以及設備威脅等七大威脅進行介紹。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GSMA)"
2018–2023 Cisco年度網路白皮書( Cisco Annual Internet Report White Paper 2018-2023 )
2020-03-30
"《2018–2023 Cisco年度網路白皮書( Cisco Annual Internet Report White Paper 2018-2023 )》,透過量化研究方法,以國家、地區人口、商業用戶估算、行動用戶預估以及其他相關廠商的出貨資料,預測網路用戶數量。

報告主要量化研究內容,包含全球網路用戶之成長情形、消費者在使用裝置行為與數量上的改變,以及總體連結的成長,並預測未來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情境。在行動網路使用情形上,Cisco預測2018年至2023年全球不同地區行動網路普及情形,以北美洲與西歐地區普及率最高,雖總體用戶成長趨緩,但行動裝置與M2M連結仍快速成長。在行動網路(3G、4G、5G)與LPWA發展上,4G已成為主要連結類型;在行動物聯網成長的推動下,5G網路連結正逐漸成為行動連結的有力競爭者。此外,全球Wi-Fi熱點新標準IEEE 802.11ax或Wi-Fi 6的普及將協助實現物聯網佈署需求,寬頻速度提升則帶動高頻寬需求的應用成長。同時Cisco也關注業者在分級訂價上的轉變,以及資訊安全議題與下一代應用程式之發展情況。

最後,依Gartner與IDC分析師的分析與觀察,針對應用、基礎設施轉型、安全性以及賦權員工與團隊等4大策略領域,進行質化分析與評估。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Cisco)"
歐洲民主體制下的數位媒體發展政策建議報告(What Can Be Done? Digital Media Policy Options for Strengthening European Democracy)
2020-03-15
"英國牛津大學附屬研究機構路透社新聞研究院於2019年11月提交《歐洲民主體制下的數位媒體發展政策建議報告(What Can Be Done? Digital Media Policy Options for Strengthening European Democracy)》供歐盟執委會參考,以改善歐盟過往較零碎或未全面顧及的媒體政策。

隨著數位媒體與資訊科技蓬勃發展,傳統媒體面臨新的產業挑戰,加上言論自由受到侵害、媒體攏絡(Media Capture)阻礙媒體自由、假訊息與線上傷害等問題影響新聞產業發展。因此,本研究報告希望就目前數位媒體與假訊息事件所造成產業問題提出政策建議,以協助歐盟執委會及歐盟成員國制定更好的數位媒體發展政策。

唯有在具備自由(Freedom)、資金(Funds)以及未來(Future)等3F指標環境下,歐盟才能建立獨立自主的專業新聞媒體產業。因此,媒體政策須保護記者與媒體之獨立與言論自由免受威脅、提供新聞媒體事業發展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與支持,並朝向數位、行動通訊與平臺主導的未來邁進。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Reuters Institute)"
WRC-19背景指南(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at Stake and the Impact of Decisions to be Made Background Paper)
2020-03-01
"本報告為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提供第19屆世界無線電會議(World Radio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2019, WRC-19)與會者的參考資料,用以協助與會代表瞭解頻譜管理、通訊相關科技、重疊(Overlapping)頻段管理等相關議題。

ITU認為隨著資通訊產業及應用科技蓬勃發展,對於通訊服務的需求將與日遽增,然而考量頻譜資源的有限性,可能使不同無線電服務之干擾、共存的問題越發嚴重。為使全世界使用者及產業皆能公平的取得頻譜資源與發展先進通訊技術,故需要組織各方代表協調、討論相關議題並做出決議,制定標準供各國政府及業界參考與遵循。

在眾多WRC-19之議題中,行動通訊系統(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IMT)於毫米波頻段的新頻譜規畫,與無線區域網路(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RLAN)的全球頻譜協調將對未來5G行動通訊產業發展影響甚鉅。

而隨著全球數位轉型趨勢,通訊傳播將為各種產業提供不同以往的產業升級機會並豐富人類的生活體驗。此外,憑藉先進通訊技術之高網路速度、超低延遲等特性將使智慧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ITS)更加準確與即時,亦可以強化鐵道交通運轉效能、軌道運輸安全,為全球產業鏈與市場帶來更佳的經濟環境與發展動能,因此相關的頻譜分配與無線電技術規範,也將是WRC-19另一個關注重點。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ITU)"
5G America:5G技術演進下的網路安全議題(The Evolution of Security in 5G: A “Slice” of Mobile Threats)
2020-01-01
"網路與連網設備帶給人們日常生活極大便利的同時,網路威脅與攻擊亦隨之增加,全球網路攻擊事件頻傳,造成企業或個人之損失與影響難以計數,也加速資訊安全防護市場升溫。隨著5G網路釋出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快速發展下,垂直應用案例日益增加,皆仰賴安全的5G網路提供支持。因此,5G網路的安全性對行動產業,以及其合作夥伴與用戶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鑒於各種應用案例對於網路安全的要求皆有差異,故需要不同的防護機制。本文針對5G網路安全的最新發展趨勢,尤其是新服務、新架構、新技術提出新的安全機制,深入探討5G網路的威脅類型與各種防護措施,以期緩解網路漏洞和攻擊,以及如何強化行動業者與其合作夥伴、用戶之安全機制,尤以網路切片技術為討論核心。

基於廣泛的應用案例,暴露的安全問題繁多,駭客不斷地開發新的攻擊方法,因此行動產業必須與時俱變,不斷精進新出現的網路威脅和各種解決方案的相關資訊。未來,5G的安全機制將邁向增加動態安全措施,例如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的防禦機制,以因應新一代的網路威脅,及早和整合威脅檢測是重要關鍵,基於AI的整合防禦機制將是未來幾年網路安全的重要研究領域。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5G Americas)"
頻譜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The Impact of Spectrum Prices on Consumers)
2019-12-18
"本報告為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GSMA)發布的系列報告,研究內容為GSMA內部研究團隊GSMA Intelligence以計量模型研析頻譜拍賣價格對於行動通訊發展及消費者之影響,於我國即將進行5G頻譜拍賣之際,提供作為相關決策、產業觀察與未來發展參考。

GSMA研究顯示高頻譜價格會對消費者造成負面影響,包含較低的覆蓋率以及較慢的資料傳輸。報告評估頻譜價格以及其他各種因素對2010-2017年消費者成果的影響。在該期間,4G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主導技術;然大多數開發中國家消費者仍在使用2G和3G。而行動市場在相關指標上均有顯著的消費者改善。2017年,已開發國家4G網路覆蓋95%的人口;發展中國家,2017年3G網路覆蓋近90%的人口。與此同時,超過70%的人口生活在4G環境中。網路品質也持續改善,消費者受益於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遲。

研究顯示,過高的頻譜價格會減緩下一代行動網路發展:例如已開發國家的4G網路以及發展中國家的3G和4G網路。高價格的頻譜降低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網路品質。另外早期釋放頻譜以及擁有足夠數量的頻譜許可都是影響消費者福利的重要因素。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GSMA)"
2019年ITU全球寬頻現況報告( The State of Broadband Broadband as 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9-12-18
"本報告為國際電信聯合會(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每年發布的全球寬頻網路使用狀況系列報告,報告內容為ITU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寬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Broadband Commis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針對世界各地寬頻網路使用情形進行的觀察與政策建議,今年適逢全球寬頻網路使用者突破半數,故報告的主題是「以寬頻網路作為永續發展的基石(Broadband as 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望全球透過發展ICT產業達成聯合國17大永續發展目標。報告歸納過去經驗,提出「以周延方式達成有意義的全球連結(Thoughtful Approaches towards Meaningful Universal Connectivity)」之概念作為策略準則。

寬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希望「讓世界另一半人口連上網路」,並制定7項目標,包含政策、可負擔性、連結比例、數位技能、數位財務、微中小企業上網、性別平等,預計於2025年達成。

報告內容亦包括回顧過往寬頻現況報告所提出的建議,與現今仍存在、需要努力弭平的政策與法規缺口(頻譜分配、稅率、難民問題等),並提出2019年的新建議,包含數位技能培養與環境保護等。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ITU)"
經濟地理2019年:英國行網與固網覆蓋率之決定因素分析(Ofcom Economic Geography 2019)
2019-11-14
"英國通訊傳播主管機關Ofcom於2019年5月發表「經濟地理2019年:英國行網與固網覆蓋率之決定因素分析」之研究報告,運用計量方法探討兩大議題:1.影響固網/行網覆蓋率的商業因素為何?2.商業因素是否可解釋造成固網/行網覆蓋率的區域差異?

固網/行網的網路覆蓋範圍和服務品質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業者主要考量潛在的服務需求以及提供這些服務的建置成本能否回收,以決定是否投資相關基礎設施的升級。

報告建構兩組多元迴歸模型,各別探討固網/行網覆蓋率之商業因素。實證結果發現,人口密度、偏遠程度、富裕程度、地形等因素皆會影響網路覆蓋率。固網/行網除了共同的商業驅動因素外,亦各有特殊因素影響其網路覆蓋率。此外,雖然英國各地區網路覆蓋率存在明顯區域差異,但透過模型調整分析,可加強說明上述因素對固網/行網覆蓋率的影響。惟本報告仍有其侷限性,因為英國部分地區受到潛在因素影響,無法由本文因素加以解釋。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Ofcom)"
2019年物聯網行動框架(Realiz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Framework for Collective Action)
2019-11-04
"本報告為WEF所發表關於IoT的共同行動框架,IoT帶來契機的同時亦伴隨挑戰。報告中建議組織應將IoT視為一種新設計語言重新思考商業模式,為整體社會以及消費者帶來創新式體驗。新設計語言包含四個關鍵要素,互連性、運算、驅動與沈浸式體驗。在科技趨向融合的時代,新設計語言的詞彙更具擴展性,隨著收集、處理、解釋數據流的新方法逐漸湧出,雲端運算、邊緣運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發展,這些新概念都成為新設計語言的詞彙。

為進一步思考未來行動方向,WEF提出形塑IoT發展的五大重要構面,包含:(一)架構與標準;(二)安全和隱私;(三)共享價值創造;(四)組織發展;(五)生態系治理。架構與標準的選擇會影響組織長期的發展,建議選擇可升級、擴展、與時俱進及具有成本效益的架構,確保所選擇的架構容許整個系統的演變、並易於維護,使用適當的通訊標準與特定需求相匹配,包含考量範圍、功耗、延遲、頻寬等;安全與隱私必須從發展初期就納入規劃;雖然新技術在初期的投資可能令人怯步,且預期效益在一開始都不被看好,但必須創造共享價值,讓消費者看到IoT的好處;組織應大規模培訓員工以提升技能;新技術往往創造新的生態系治理,IoT亟需一治理團隊,以集體形式關注產業發展。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WEF)"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