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動態資訊

INFORMATION
澳洲通訊及媒體管理局(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Authority, ACMA)為回應電視廣播節目反應字幕品質審核標準模糊之議題,釋出字幕指導方針草案(draft captioning quality guidelines)
澳洲國旗澳洲 2023-10-30 瀏覽人次:21
英國內政部(Home Office)2023年10月30日與Tiktok、Snapchat等在內的科技巨頭簽署協議,承諾合作減少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生成式兒童性虐待影像的傳播,並申明人工智慧必須以「保護所有國家兒童免受性虐待的方式」為核心發展。
英國國旗英國 2023-10-30 瀏覽人次:40
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The 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CRTC)於2023年10月30日針對魁北克居民Sami Medouni傳送大量網路釣魚簡訊處以加拿大幣4萬元(約新臺幣93.53萬元)罰款。
加拿大國旗加拿大 2023-10-30 瀏覽人次:27
加拿大文化遺產部(Canadian Heritage)部長於2023年10月27日宣布將依據數位公民素養計畫(Digital Citizen Initiative, DCI)徵集總額近加拿大幣700萬元(約新臺幣1.64億)的提案。加拿大政府已將強化民主制度納入首要考量,並為加拿大民眾提供資源及工具,確保其上網安全與批判性思考。
加拿大國旗加拿大 2023-10-27 瀏覽人次:19
英國《線上安全法(Online Safety Bill)》於2023年10月26日正式通過,旨在保護兒童免受網路傷害,同時讓成年人在網路瀏覽內容時有更多選擇。法案明確規範出社群媒體公司有義務與責任過濾恐怖主義、霸凌、色情等非法內容,若未遵守將受到高達數十億英鎊之巨額罰款,最重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英國國旗英國 2023-10-26 瀏覽人次:22

觀測月報

MONTHLY REPORT
  • 歐盟執委會(EC)制定措施應對民用無人機的潛在威脅
  • 瑞典郵電總局(PTS)擬制定減少電話詐騙的指導方針
  • 數位平臺業者依《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 DSA)》發布首份透明度報告
  • 英國通過《線上安全法》,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作為網路安全監理機關的權力即日生效
  • 歐盟網際安全局(ENISA)發布《2023年威脅態勢報告》,指出AI機器人、AI技術驅動之資訊操縱恐威脅2024年歐洲選舉
  • Vodafone與Orange於羅馬尼亞完成首個使用Open RAN共享商用網路的4G通話
  • 全球線上安全監理網路(GOSRN)發布《立場聲明:人權與線上安全監理》報告
  • 歐盟執委會(EC)公布首批《數位市場法(DMA)》「守門人」名單
  • 歐盟《資料治理法(DGA)》於2023年9月24日生效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簡化衛星申請處理程序,以加速處理太空電臺及地球電臺申請
  • 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CRTC)公布《線上串流法(Online Streaming Act)》規範之註冊業者標準
  • 日本總務省發布修正版Local 5G導入指導方針,新增「共同使用」的概念

研調推薦

RECOMMENDATION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FCC)於2023年3月發布2022年政策績效報告,旨在闡述FCC於2022年度推動維護「國家安全」及透過無線技術「提升生命及財產安全」的政策,亦對美國國內及疫情產生的數位落差提出相關措施。FCC目標如下: ●追求全面性寬頻建設政策:為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寬頻缺口,採取如提供支援遠距教學及醫療保健服務補助金;收集及繪製美國寬頻接取地圖。 ●追求多元、平等、包容及可近用性:為解決偏遠地區或弱勢族群之數位落差。採取作法於偏遠地區提供2.5GHz頻段執照;及推廣「可負擔的連接計畫」為低收入家戶提供高速網路。 ●消費者保護:為預防消費者遭受詐騙事件,實施使用Tokens的簽名聲明資訊處理(Signature-based Handling of Asserted Information Using toKENs, SHAKEN)/安全電話身分重現(Secure Telephone Identity Revisited, STIR)機制,防範非法自動撥號進入美國電話系統;阻擋來自非法管道的電話,並要求業者於24小時內回覆追蹤請求。 ●加強公眾及國家安全:主要在於建立快速應對緊急情況之能力,包括要求「緊急情況警報系統」參與者於緊急情況時發送警告通知;及禁止中資電信業者於美國境內提供通訊服務。 ●增加國際競爭力:加強太空衛星技術開發及佈署,包括要求低軌衛星業者於5年內處置失效衛星;更新17GHz頻段規定,供非同步衛星使用。 ●促進程序透明度以及跨政府部門合作文化。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FCC)
2023-11-10
歐盟對外事務部(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EEAS)於2023年2月出版《歐盟對外事務部首份外國資訊操弄干擾威脅報告(1st EEAS Report on 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and Interference Threats)》,旨在為外國資訊操弄干擾(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and Interference, FIMI)相關研究提出新的方法學、建立系統性分析框架,以利FIMI辨識與分析,並提升社群共享協作與可互通性。 EEAS於該報告中闡述其所發展的FIMI分析框架,並以100起FIMI事件(時間範圍涵蓋2022年10月至12月)為分析樣本,旨在評估進行中的FIMI活動、行為者與威脅態勢,作為因應對策的判斷基準,並驗證分析框架之成效。該報告主要發現如下: ● 在觀察事件中,多數FIMI活動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相關。 ● 外交管道經常成為FIMI推動者。 ● 模仿技術變得更加複雜,具信譽的組織與個人、印刷媒體(Print media)與電視媒體等被假冒於FIMI活動。 ● FIMI行為者之間存在有限的勾結現象。 ● FIMI內容被翻譯為30種以上語言。 ● FIMI最常採取的策略為「轉移(distract)」(將注意力引導至其他事件或敘事、轉嫁責任)與「扭曲(distort)」(改變框架與敘事)。 ● FIMI仍主要以圖像與影像的形式散布。 該報告呼籲致力於抵禦FIMI的社群採用可互通、開源、去中心化的框架,例如使用EEAS提出的DISARM(Dis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框架分析FIMI事件,及使用STIX(The Structured Threat Information Expression)格式儲存與共享FIMI資訊,以利即時、大規模地共享FIMI研究成果。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EEAS)
2023-10-19
歐洲視聽觀測站(The European Audiovisual Observatory)於2022年12月出版《對抗線上不實資訊的使用者賦權(User Empowerment against Disinformation Online)》報告,旨在講述歐盟國家於打擊不實資訊的措施與成果。 該報告主要介紹落實於歐盟的自願性守則、具有約束力之法案及各國的教育計畫,主要內容如下: ●《不實資訊行為守則(Code of Practice on Disinformation)》:為一自願性守則,主要針對大眾賦權的措施,包括簽署者須提供大眾溯源工具,幫助大眾檢查被標視可能為不實資訊內容的真實性及出處。自願性守則雖可鼓勵簽署者參與打擊不實資訊所帶來的挑戰,但可能會有數位平臺業者挑選對本身有利的政策且逃避不利政策的問題。 ●《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 DSA)》:為落實於歐盟的具有約束力法案。該法案針對大眾賦權提出包含數位平臺須於恐怖攻擊等緊急情況制定如須在短時間內投入更多資源於審核系統等措施。 ●提及其他落實於歐盟國家打擊不實資訊之法案,如德國《網路執法法案(Network Enforcement Act, NetzDG)》。歐盟國家透過數位通訊服務之義務法制化,明定數位平臺須履行之目標、承諾或義務,提高不實資訊處理程序透明度。 ●介紹不同國家於提高用戶意識所採取的措施,如愛爾蘭「Stop, Think, Check(停下、思考、確認)」教育行動,讓網路及社群平臺使用者在面對不實資訊時能夠冷靜思考並查核資訊真實性。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European Audiovisual Observatory)
2023-09-11
訂閱取得最新國際通傳產業動態

本網站於108年建置完成,主要目的係提供產官學及民眾得以掌握國際通訊傳播產業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