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站台檢索

:::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約有 53 項符合 "低軌衛星" 的查詢結果

2022-11-03
非洲網路業者Paratus於2022年11月3日宣布與OneWeb簽訂多年期協議,將於非洲安哥拉共和國首都盧安達建立閘道口(Gateway),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啟用,此為OneWeb非洲計畫的第一座閘道口。該閘道口傳送站將設置16根天線及網路託管設施,皆連接至OneWeb低軌(Low Earth Orbit, LEO)衛星基礎設施。OneWeb將提供周邊國家低軌衛星服務,並將為服務欠缺地區之企業、政府、學校、診所和醫院提供高速且低延遲的網路連接。
2022-11-03
在三維網路將成為未來通訊的主流架構,低軌衛星、機載與地面通訊形成全方位的通訊架構。5G標準規範的快速發展,已創造地面網路(Terrestrial Network, NT)與非地面網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 NTN)的整合契機;在非地面網路支援下的5G行動通訊,將為偏鄉、海洋、航空、緊急救災地區帶來廣域/區域網路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多重連接選擇。 該報告指出,衛星依其功能可區分為兩種型態:搭載「透明式通訊酬載」衛星或「再生式通訊酬載」衛星。次世代衛星可選擇採用衛星間鏈路(Inter-Satellite Links, ISL),此時衛星須搭載「再生式通訊酬載」。 3GPP R16同時研究搭載「透明式通訊酬載」及「再生式通訊酬載」兩種衛星網路架構,工作小組基於各種不同的技術性原因,最終在R17擇定致力於「透明式通訊酬載」的標準化。R18正研議「再生式通訊酬載」,可能採用的設計包括:由衛星搭載5G基地臺完整的功能單元,或將5G基地臺不同功能單元,分別佈建於地面或由衛星搭載。 仰賴各種新技術的進步,NTN技術日益成熟,從試驗階段逐步邁入商業化階段,經濟規模漸趨擴大。尤其NTN與IoT技術的結合,得益於3GPP R17支持NB-IoT及巨量物聯網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eMTC)設備的衛星接取,擴大關鍵應用案例範圍,有益於運輸和物流、能源、公用事業、農業、環境監控、採礦等產業發展。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5G Americas)
2022-10-06
英國競爭暨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CMA)於2022年10月6日公布Viasat與Inmarsat合併案第一階段審查結果,認為兩者的合併恐大幅減少英國單一或多個市場競爭,要求兩家公司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否則將進行第二階段調查。
2022-09-29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於2022年9月29日發布新的「5年規則(5-year rule)」,要求低軌(Low Earth Orbit, LEO)衛星業者在完成任務後,5年內處置報廢衛星脫離軌道,以因應日益提高的軌道碎片風險(risk of orbital debris)。
2022-09-16
美國資安情報業者LogRhythm於2022年9月受Telecoms國家級網路攻擊的專訪中指出,俄烏戰爭開戰前,網路攻擊已變得更加頻繁,俄羅斯即為主要參與者之一,惟中國大陸自2016年以來針對電信業者的駭客攻擊亦十分活躍。前揭駭客攻擊手段包含勒索軟體、阻斷服務攻擊及利用消費者級路由器對電信業者造成損害的網路攻擊。
2022-08-25
即便邁入4G LTE和5G等無線網路時代,美國仍有逾50萬平方英里的地方及廣闊的海洋皆無行動通信訊號。肇因於土地使用限制(如國家公園)、地形限制(如高山、沙漠和其他地形)和美國國土廣闊無垠,致使人們在這些地方面臨無網路可連接,或須使用昂貴的衛星電話。
2022-07-20
韓國解決方案業者韓華系統公司(Hanwha Systems Corporation, HSC)、韓華防務澳洲分公司(Hanwha Defense Australia, HDA)及英國低軌衛星業者OneWeb於2022年7月19日簽署瞭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計劃在澳洲國防市場提供衛星網路連接服務。
2022-07-06
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近年投入6億美元(約新臺幣178.86億元)於全國數個軍事基地佈署5G無線網路,主要聚焦地面通信發展;惟隨著非地面網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s, NTN)日益成為5G生態系的一部分,衛星通信業者亦密切關注DoD的5G發展動向。
2022-06-22
國際衛星業者Inmarsat於2022年6月22日發布「太空永續報告(Space Sustainability Report)」,呼籲衛星業者、各國政府和監理機關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減少太空碎片,提高安全性與因應低軌衛星(Low Earth Orbit, LEO)巨型星系(mega constellations)的管理。
2022-05-11
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以ICT主導的數位化發展速度更快、更多樣。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TRI)發布《2022年10大技術展望報告》,以三大面向預測近年發生顯著變化的10大技術:面向一、即將到來的創新改變:包括多感官AI、軟體2.0與量子服務等;面向二、擴展太空和體驗:包括數位人類、非同質化代幣(NFT)、非地面網路(NTN)與即時精密定位技術等;面向三、地緣政治:包括AI軍事科技、網路疫情與技術標準之新地緣政治學。 該報告指出兩個觀察重點: 1. 太空將成為未來國際角力之重要戰場 隨著發射火箭再利用技術開發、大規模生產體系建構等因素,促進衛星通信發展。國際上低軌衛星網路系統佈建主要由SpaceX、OneWeb、Telesat、Amazon等民間企業主導,中國大陸則由央企主導生產與佈建低軌衛星系統,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 2. 未來通信技術標準主導權將牽動地緣政治與全球治理霸權的更迭 行動通信及衛星通信結合之NTN為6G時代核心技術,未來各國將透過國際標準制定及技術研發搶攻市場與國際話語權,NTN將成為太空霸權之開端。 美中競爭格局自拜登上任以來,從貿易關稅競爭轉移至技術競爭,逐漸演變為圍繞技術競爭中最前端技術標準之新地緣政治矛盾,亦為兩國針對全球治理之霸權衝突。 (圖片封面資料取自ETRI)
TOP